...壓力「劫」?.....
上一頁
(彭秀玲)

你有壓力嗎?

   這不是很容易回答「不」的題目!小時候總想著長大了,就不會有功課壓力,不會有父母罵,也不會怕隔壁小明的欺負,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美滿的日子!國中總想著考完高中吧!高中總想著考完大學吧!大學總想著等找到工作吧!結婚以後吧!賺大錢以後吧!… 每每想著,似乎總是期待未來無憂無慮、無壓無懼,卻總是遙遙無期;於是人生一個個的階段,不管好事、壞事似乎都在經歷一次又一次壓力的洗鍊!這是 Holmes 與 Rahe 從 1960 年代以來,以生活事件代表壓力的觀點。

   Freudenberger 與 Richelson (1980) 甚至提出壓力下是否精疲力竭的測量表,雖然這不是嚴謹、標準化的測驗,但可以提醒難逃壓力劫的現代人是否已經壓力超量,諸位不妨姑且看看?
每題從0到5分。如果你覺得現在的情況以前一樣好,甚至比以前更好,給0分;如果你得情況比以前壞很多,給5分;如果是介於最壞與最好之間,自己衡量一下,給1∼4分。

1. 你很容易疲倦嗎?覺得提不起勁來嗎?
2.你會煩惱他人說「你最近看起來不是很好」的說辭?
3. 事情愈來愈多,但完成的卻愈來愈少?
4.發現「冷嘲熱諷」及「驚醒」的現象逐漸增加。
5. 常有無法解釋的傷感襲上心頭?
6. 變得健忘、或忘記帶走自己的物品?
7. 你變得容易發怒?脾氣暴躁?並且對周遭的人們愈來愈不滿意?
8. 你變得不常探訪親人及朋友?
9. 你忙碌到無法做一些例行性的事情,例如:打電話聊天、看報,或過節時送卡片?
10. 你的身體有某些不適,例如:頭痛、身體某部位的疼痛、或持續性的感冒?
11. 當日常的活動有天突然停止,你會覺得不知所措嗎?
12. 你會逃避可以尋求愉快的經驗嗎?
13. 你無法自我解嘲,把自己當做開玩笑的對象嗎?
14. 性對你而言,困擾多於其價值?
15. 你與他人沒有什麼話好談?

結果:

  • 0∼25分,表示你的狀況不錯。
  • 26∼35分,表示你需要留意了。
  • 36∼50分,表示你已處於壓力之中, 並沒精疲力竭不遠了。
  • 51∼65分,表示你已經被壓力弄 得 精疲力竭了。 •65分以上,表示壓力對你的健康已造 成顯著的威脅。


  在「劫數」難逃的情況下,那麼我們該視若無睹,任憑精疲力竭?還是唉聲嘆氣,聲聲「不如歸」?還是求神問卜,祈求改運?這種「劫數」觀將壓力視為一無是處,似乎人生最好沒有壓力!然而我們隨時隨處卻可聽到另一種說辭:學生沒有壓力不會進步,孩子不打不成器,員工不逼業績不會出來。似乎又不斷陳述著「壓力是可以承受的,壓力可以造就英雄!」這兩個觀點孰是孰非?關係著我們該繼續承受壓力,還是一走了之;也關係著我們該手下留情還是棒下出孝子!

   民國75年筆者從事壓力的研究時,清楚地由問卷上顯示:未曾面對且即將面對的壓力是最容易感受到壓力的威脅,「過來人」往往會降低其嚴重性與威脅性,常認為「沒什麼」。似乎壓力過了就不是那麼可怕了,未曾面對的想像才是威脅的來源,於是壓力未曾造成「劫」,而是想像「劫」走因應的能量。在心理學的概念中,也清楚地顯示:壓力與表現呈現倒U字型的關係,壓力太多與太少都無法有最好的表現,「適度的壓力與焦慮」對人是有用的。有學者也指出壓力之所以為「劫」是因為:

  1. .造成威脅性;
  2. 造成喪失或失落的感覺;
  3. 因投入個人或社會資源,卻效果不佳,面臨著資源重整,而經驗到壓力。

由此看來,壓力誠不可免,如何對壓力有真實的瞭解,不要流於想像而誇大了威脅,善用資源,維持適度的壓力,發揮潛力,就成為壓力因應的不二法門。此外壓力如水之載舟與覆舟,也有正反兩種效果,在壓力沒有坐大前,壓力可以是好事,也可以是不錯的朋友,它可以激發創造力、勇氣、產生生龍活虎的感覺,也可以警惕自己行事為人,糾正錯誤、改變壞習慣、護衛重要價值。但是若面對壓力就橫衝直撞,這時壓力是難以處理的,如果放慢一點,壓力雖不會消失,卻會以另一種不混亂、不亂纏的姿態出現。

因此壓力「劫」還是朋友?我們該戰還是逃?該強迫給予還是手下留情?全視我們面對壓力的態度而定,如果你正視它、處理它,不忌不憚,事前做好評估,並善用資源,它可以是生命的推進器,成為你的好幫手;如果,你漠視它,或恐懼它的到來,它就可能偷襲你,成為健康的隱形殺手。

TOP

國立雲林科技大學 諮商輔導中心